“花钱买票”陋习正在逐步得到整治
前段时间《青春有你3》节目引发的倒牛奶事件造成了极为负面的社会影响。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节目中不得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严禁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
2021年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同样强调选秀类节目要严格控制投票环节设置,不得设置场外投票、打榜、助力等环节和通道,严禁引导、鼓励粉丝以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变相花钱投票,坚决抵制不良“饭圈”文化。
前述两则通知发布后,对于广播电视及网络综艺节目中“花钱买投票”的现象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但是我们发现,“花钱买投票”并不单单存在于广播电视领域,现实中还有很多打着“助力”名义的花钱买票乱象。
例如,近期我们在一个“2021年BRTV服饰文化周-星耀中老年模特”微信投票活动中,看到了赤裸裸的“花钱增人气”投票规则。
投票规则是,一支免费的鲜花可以为选手增加10个人气,一个1元的气球可以为选手增加30个人气,一个5元的项链可以为选手增加200个人气,一个10元的奖杯可以为选手增加500个人气,一个50元的皇冠可以为选手增加2800个人气,并且礼物购买不限次数和个数。
虽然规则中假惺惺地提示“人气评选提供免费人气值与打赏虚拟礼物兑换人气值方式,打赏虚拟礼物是为了更多的鼓励选手,不建议选手过度参与”,但我们看到的仿佛是对购买礼物增加人气方式的鼓励。从该活动的人气详情中我们可以看到,排名靠前的选手中,有很多支持者通过购买大量气球、皇冠等有价礼物的方式为选手增加人气的记录,而排名靠后的选手,基本很少有购买有价礼物增加人气的情况。
不仅如此,我们发现该活动的人气详情记录规则很有意思,通过购买有价礼物为选手进行投票的支持者会在选手的人气详情中有记录,而对于通过免费鲜花为选手增加人气值的支持者的则没有任何记录。选手可以在人气详情记录中看到谁为他花钱买票,却看不到使用免费投票方式为其投票的支持者,这样仅记录花钱增人气的规则无疑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它变相的刺激着参与者通过花钱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在这种规则之下,我们可以试想一个场景,一位有多个子女的母亲参加了本次活动,转发链接希望孩子们帮投票攒人气,其中一个孩子花费2500元购买了50个皇冠为母亲增加人气,这种情况下,其他孩子会怎样做呢?为了证明自己的孝心,别的孩子难免不会跟风购买有价礼物为母亲助力人气,并且数量还不能低于其他兄弟姐妹,经济实力允许的,很容易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物质攀比的不良风气;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会给孩子们带来金钱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不仅如此,花钱买票规则也催生了网络刷票的黑色产业链。
在万能的淘宝平台输入“投票服务”,会弹出很多的服务商家供选择,网络刷票的行为不仅会破坏网络投票活动公平竞争的秩序,还有可能被刷票平台恶意利用,有的刷票平台为了使购买服务者持续性的购买服务,会去帮购买者的竞争对手进行刷票,以保持购买者的服务需求。
这种微信投票、花钱买票等规则的设定除了有利于举办方的营销外,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选手自身的受欢迎度,微信投票最多是圈子意见,并不带代表广泛的“民意”,更何况还加持了花钱买票这一投票机制。所以对于花钱买投票规则的整治是很有必要的。
事实上,关于花钱买投票乱象的整治,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文之后,文旅部、北京市文旅局陆续发布《关于规范演出经纪行为加强演员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与《关于规范演出从业行为加强市场监管促进首都文艺舞台健康繁荣有序发展的通知》,均就“礼物应援、打榜投票等”等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
2021年9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规范演出经纪行为加强演员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设置场外应援、礼物应援、打榜投票等诱导粉丝消费的营销活动。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会等活动,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正常观看演出之外的应援消费。
2021年11月15日,北京市文化旅游局发布《关于规范演出从业行为加强市场监管促进首都文艺舞台健康繁荣有序发展的通知》,规定,演出举办单位要做好演出现场管理,维护演出现场秩序,不得设置场外应援、礼物应援、打榜投票等诱导粉丝消费的营销活动。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应援集会等活动,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正常观演之外的应援消费。
令我们疑惑的是,文旅部《关于规范演出经纪行为加强演员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是2021年9月29日发布,而星耀中老年模特的微信投票时间是2021年10月24日-2021年10月28日。那为什么星耀中老年模特活动中还敢设定这样的投票规则呢?
雷驰